鸟之殇:记者记录中国千年迁徙鸟道上的大屠杀(图)
日期:2012-10-23 10:35:37 阅读: 来源:新京报
这个12分钟的记录片来自于湖南省罗霄山脉的大山深处。志愿者李锋和他的两名同伴先后8次,前后历时一个月,在大雾满天的大山里坚守,直击了千年鸟道上的杀戮。截止目前为止,由公益人士和媒体人发起的“让候鸟飞”行动已经启动。(新京报记者 李超)
10月19日,本报记者对话了该记录片的拍摄者李锋。(李锋:湖南省青年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长沙晚报》摄影记者)
想法:冲着最危险的杀戮现场
新京报:对候鸟的了解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李锋:从小生活的小山村,当地老百姓也打鸟吃鸟。那时候看到他们打到鸟,甚至还会羡慕他们运气好,因为那毕竟是不劳而获。当时是身在其中,没有什么感觉。大了到了城市后,人的思维习惯也是进化的,突然开始反思这些农民怎么会有这种恶习。
新京报:什么时候想到拍这个记录片?
李锋:去年介入这个题材,身边有很多环保志愿者,他们给我提供了线索说杀戮很严重。这是一个古老的题材,之前有很多前辈同行介入过,但是对鸟类保护没有大的改善。我发现没有人近距离接触和拍到杀戮的场面。之前很多媒体曝光都是白天一大早上山,发现落在地上的几根鸟毛,以此来确定前夜是否有过打鸟。但我觉得只有将这个场面拍到,赤裸裸地展现在公众面前,这才会触动人心。
新京报:怎么选点的?
李锋:湖南打鸟很严重的地方,在邵阳、娄底、益阳、郴州地区都有这种现象,但我要选择有代表性的、特别性的。很多地方都是老百姓用竹竿、鸟铳(打鸟的枪)。跑了很多地方,一路打听,桂东距离长沙大约400公里左右,我们开车来去公里表显示2500多公里。在这过程中,我们打听到这些山有情况就会上山,发现没有情况就下山,白天上山寻找拍照机位的隐藏点,可能会暴露就下山,如此往复。
新京报:后来选择了桂东县?
李锋:因为这里打鸟的很专业,全部是持枪。我们是冲着最危险、最恶劣的杀戮现场去的。另外,那边离我的老家很近,会说当地的一些方言,便于交流。
经历:听到枪声跳下悬崖
新京报:第一次听到枪声什么感受?
李锋:被吓到了。处于职业习惯,我就拿起单反相机拍照,想拍鸟被打下来的场景。我刚站起来,举起相机,对面山头上就有LED灯扫过来,就像枪战片中哨兵台上的灯光一样。同伴是侦查兵退役,他喊了一声“照着我们”了。然后就转身逃走,跳下了悬崖。紧接着,我也拿着相机跟着跳了下去。
新京报:那你们最后没事吧?
李锋:这个一两百米深的悬崖上长了很多茅草,翻滚中,我们都抓住了茅草。当时害怕村民们追过来,我们抓着茅草也不敢乱动,屏住呼吸等了半个多小时,看没有动静才爬上来。上来的时候,才发现我们手上被茅草划伤了。
新京报:当时还是充满畏惧的。
李锋:是呀,有时候是自己吓自己,很可怕。后来我们还总结了一下,那些村民看不到我们。但我们还是要小心,就怕他们的黑枪。
新京报:后来还有遇到其他困难吗?
李锋:我们选择晚上上山,会选择有数目和杂草的地方作机位。遇到蚊虫还可以,遇上蛇比较恐惧的事情。一次,一个同伴发现有东西在脚上爬,打开灯光一看,发现是一条蛇从裤脚爬到了衣角的地方,他直跺脚,后来蛇也爬走了。为了避免毒蛇,那些村民都自己带着雄黄,穿着雨靴,但我们都没有准备。
新京报:这么黑,离开山这么远,能拍清楚吗?
李锋:山谷与山谷之间少则几百米,多则五六公里,晚上一片漆黑,LED打开之后,灯光反差大,相机基本拍不到灯后面的那些人。我们只有等到他们打到鸟,来前面捡时,才能拍到人。
后来回到长沙,我们专门选择了一个附近的山头,带着5种相机,让同伴在对面山上走动,我用对讲机指挥他们,我用不同的相机进行测试,最后选择了一种长距离拍摄效果比较好的拍摄方法。近距离拍摄,我就把红外线摄像机装在冲锋衣的衣袖里。
新京报:在那种情况下记录有什么困难吗?
李锋:拍照的时候手一直发抖,对焦也老对不准。在那里使用三脚架都是不现实的,拍照时更不能打开闪光灯,另外,有时候怕LED等照过来,镜头上的玻璃会有反光,引起注意,这一些我们都做了特别的准备。
现场:听到枪声后听到笑声
新京报:当时山上的场景是怎么样的?
李锋:9月21日是第一次拍摄,当时我们选择了隐蔽点潜伏起来。我们准备了军用迷彩衣服盖在身上,躲在灌木丛中。晚上8点多,LED灯就亮起来,照亮整个山谷。我当时开玩笑说,我拍过很多明星演唱会,但却没有见过一个演唱会有如此壮观的灯光。
新京报:然后呢?
李锋:一群鸟飞过来,在强光下是一个个白色亮点。随后听到枪声。枪声之后就有人喊“打到了、打到了”。然后就是笑声。他们是有专业分工的,有人专门打灯,有人专门打枪,还有拿着手电筒去找打下来的鸟。
新京报:那些打鸟的都是什么人?
李锋:有三类人,一种是土著村民,他们上山打鸟只是为了改善伙食,拿着手电筒,看上去设备很差。第二种是职业团伙,他们会霸占一个山头,使用的设备非常专业,他们打的鸟全部是用来兜售的,其中有一部分甚至从是从北方随着南方候鸟一路捕杀,设备先进,形成一条龙产业链。还有一种是拿着猎枪过来寻乐子,这些挂着广东、江西等牌照的豪车,他们带着美女和啤酒,提起鸟枪,撑个雨伞来体验这种贵族生活。这很可怕,当这种行为娱乐化之后,是非常可怕的。
新京报:其中哪种人比较多?
李锋:职业的多,当地农民收入很低,月均收入1000左右,但候鸟过境才两三个月,有村民说能挣个万把块钱。这些鸟的价格不一样,有些鸟每只只有5元,受国家保护的鸟类价格就很高,一个饭馆对天鹅的要价是300元。他们打的鸟会有专门的人来收,但具体流向哪里还不清楚。
新京报:跟他们有过接触吗?
李锋:后来我们也不怎么害怕,后来还大模大样地在山头走,拎着蛇皮袋,装作收鸟商人,与跟村民搭讪,但他们不理睬我们(笑)。
新京报:打鸟有多少量?
李锋:我们山上和村民搭讪,我笑着说,天气差,你们也没打下多少鸟,村民很不平说,你3号(10月3日)没来,一伙人能打下1吨。你想想,一个山头有两三百盏灯,一盏灯代表一伙,这个数量是没法估计的。
在这个桂东县的市场里,也有人在兜售这些鸟,有10多个人在市场里转,每个人手上都提着用网袋装着的鸟,多的10多只,少的两三只。卖完后可以再回家拿。我们在市场附近的一个窝点看到大约一百多只鸟。但还是会有很多鸟会被送到外面。
监管:飞得过这个山头,飞不过那个山头
新京报:后来报警了吗?
李锋:我们找了当地林业公安局,但林业公安只管山上的事情,市场上的事情是归工商。后来联合城管,出动三批人来检查市场,还没到市场,我们就看到那些卖鸟的人纷纷散开,窝点也被转移,最后在市场只找到3只鸟。我们当时还拍到,那些之前卖鸟的人把鸟藏起来,又出来看热闹。之前没举报前,城管的工作人员与卖鸟的人擦肩而过,也没人管。
新京报:在记录片中的“护鸟违法”是怎么回事?
李锋:那是在炎陵县,我们上山看到林业部门在山脚下的工作站,那里四面通风,杂草丛生。工作站门口的墙壁上贴着4个字,“护鸟违法”,旁边还贴了湖南省林业厅下发的禁止猎捕野生鸟类的通告,时间是2009年9月15日,贴了通告后他们就估计没再来过。每天上山这么多人打鸟,谁来管?
新京报:你觉得政府监管难处在哪?
李锋:鸟道经过的地方多是深山老林、地广人稀,而且鸟群经过是都是深夜,林业公安要山上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打鸟人一见动静立马逃走,山区那么大,根本找不到人,更不用说抓到证据刑拘了。另外,去执法的工作人员也面临生命危险,打鸟人都带着枪,要是遇上枪击,很可能连打暗枪的人都找不到。
新京报:鸟道都在两县或者两省交界的地方。
李锋:许多鸟道都位于“三不管”地带或者边缘地区,容易被忽视。湖南最出名的打鸟场观音山垭口,在邵阳、娄底、益阳三个地区都有上山的路,但很难统一管理。我们跟政府的人聊天,他们就不承认在山上打鸟和在市场上卖鸟的是本地人。
新京报:打鸟的现象很普遍?
李锋:你没法想象,一座山头,有几百盏LED灯,后面隐藏着上百竿枪,当鸟群飞过的时候,时起彼伏的枪声响起,很多鸟都掉了下来。我们去的只是其中一个山头。这些鸟飞得过这个山头,也飞不过那个山头,不在这个山谷打下来,就会在那个山谷打下来。
保护: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命运
新京报:吃鸟的都是什么人?
李锋:当地有个习俗,小孩断奶之后第一顿饭“开斋”就是吃鸟肉,喝鸟汤。我们在县城里几乎每家餐馆都有鸟类出售,从几十元到几百元,判断鸟类的价格,是按照动物保护级别来定价,保护级别越高,价钱就高。
当地人吃鸟盛行。在当地一家“香运美食”的餐馆里,有客人正在吃天鹅肉,在冰箱里放着4个脸盆的鸟。这些鸟已被熏干。有时候鸟打下来死了,卖不了,当地村民就把它们晒干或者熏干,保存起来。
新京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
李锋:这种习俗在当地已经根深蒂固,这是一种陋习,当地在这方面的宣传不够。我们听当地政府官员介绍,当地林业局一个部门一年就有10多万的经费,为什么不拿他们去做宣传呢?千年鸟道一直存在,只是这些在候鸟在路上被猎杀,很少受到关注而已。
新京报:你觉得你的纪录片能唤醒他们吗?会不会一事无成?
李锋:我是一个摄影师,我不喜欢拍花花草草、香车美女,我只是想记录下一些东西,只有真实的影像才能打动我。有关候鸟的,我还会继续关注,还是那句老话,停止买卖就能停止杀戮。现在情况是,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是有的,国家也有拨款经费用来执行,我们原本可以很好的地保护这些鸟类,但现在因为这些被忽视了,需要重新去唤起重视。
新京报:有网友把这个记录片比作“中国的海豚湾”,你怎么看?
李锋:(笑)我这个简单多了,我的记录片还没有结束,我还要拍一些志愿者去这些地方做护鸟宣传,回头我还要到洞庭湖去拍那里的候鸟。原来洞庭湖栖息地的候鸟也常被猎杀,政府重视了,杀戮减少了。都是候鸟,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命运。不管怎么样,他们应该同样受到重视和保护。我的纪录片想多传播一些正能量的东西,就是希望让更多的人关注它们。
版权声明
1. 未经《新西兰天维网》书面许可,对于《新西兰天维网》拥有版权、编译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新西兰天维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在《新西兰天维网》上转载的新闻,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 Advertisement
新闻评论须知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您的留言只代表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
· 天维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天维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天维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天维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 以上评论内容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仅供参考之用,不代表本站立场。
▼ Advertisement
▼ Advertisement
- / 热新闻 HOT NEWS
- 今天
- 昨天
- 本周
▼ Advertisement
- 天维导航频道,了解您生活的方方面面:
- 想知道新西兰有什么样的福利吗?想知道关于新西兰的百科知识吗?新西兰都有哪些热门网站?点击这里,您就知道!
- Follow我们的新浪微博
- 您想第一时间了解新西兰的新闻吗?请您访问http://weibo.com/skykiwidotcom,从今天开始关注我们吧!
- 纽惠康 - 源于新西兰的健康体验
- 纽惠康是天维网旗下唯一的购物网站,我们的宗旨是利用我们的品牌优势,以最优惠的价格为您提供新西兰最优质的健康产品。请访问http://wellcome.co.nz
TextAD By SkykiwiADS